但不管是奸是忠,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时还能保持清醒选择拒绝,都绝非常人。很多人都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说朱瞻墡是个贤王,不争权,不夺位,兄友弟恭,忠君爱国,甚至面对送到手中的皇位都要选择拒绝,可谓藩王之楷模。
在《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年仅38岁病逝,继后孙若微所生的儿子朱祁镇尚且年幼。而且在朱瞻基死的时候还不会走路也不开口说话,在大殿之上孙若微逼着自己的儿子开口说话、站起来,满朝文武自然不希望新帝是一位连话都说不了的人。在大家都要放弃的时候,朱祁镇站了起来,并且一声吼叫。
在宣德皇帝朱瞻基刚刚登基的时候,朝廷特意让他几个弟弟前去祝贺,其中二弟郑靖王朱瞻埈、三弟越靖王朱瞻墉、五弟襄宪王朱瞻墡、六弟荆宪王朱瞻堈、七弟淮靖王朱瞻墺都只赏赐了五万贯钞,唯独九弟梁庄王朱瞻垍得了双倍赏赐,也就是十万贯钞。
前言: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个碗开局称帝,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朱由检一根绳结局自尽,大明王朝一共有过十六位皇帝。有好事者做了一个统计,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二岁,其中百分之六十都没能活过四十岁。
前言:贤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妃嫔封号之一,始于唐代,位于皇后之下,九嫔之上,相当于正一品。到了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认为后妃就应该守本分,封号不能稀奇古怪,像“贤、淑、庄、敬”这些字就很好。这里插一句,老有人造谣朱棣的生母是碽妃。碽是什么意思?
#古籍里的历史#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归来的路上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而朱高炽之妻、太子妃张氏被立为皇后。张皇后是明朝历史上第4位皇后(不含追尊),也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后,史称诚孝昭皇后。
前言:本文长约五千三百字,阅读需要16分钟。作者鉴于目前有许多博主在朱明宗室领域作文,但读者们受困于对明代藩王世系不太清晰,或者网上的相关资料多有缺漏和分散,鄙不辞浅陋,将明朝亲藩罗列于此文,供读者们翻阅,助读者们更好地阅读这类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