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后立即得到采纳,10月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正式公之于世,从此,“863”计划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面旗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白光祖1 李莉2 孟鸿飞1 王强1 曹晓阳2 刘安蓉3 程博4 展咪咪2 李静2 崔磊磊3 杜祥琬3,5*。文章在国家战略视角下深刻认识打赢新兴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基础上,从“863”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实比较入手,系统归纳了有关项目开展新兴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宝贵经验,基于此提出了新型举国体制下打赢新兴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思考与建议。
登门到访的陈芳允带着几分忧虑,因为他之前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时,虽然听到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尽快采取对策,积极主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但是也听到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时经济实力薄弱,在科技发展方面应采取“拿来主义”,先搞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
1986年3月,中央采纳了四位科学家的建议,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决策: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为“863”计划,它旨在选择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力争在我国有优势的领域中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