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5日,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小学,学生在大课间上练习"舞狮"。近年来,该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融入学校素质教育实践中,通过聘任专业老师,开设"舞狮"社团,创编阳光体育特色课间操,引导学生在大课间上练习"舞狮",增强体质,传承非遗。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泉州刣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集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活动。在泉州市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利用大课间活动“舞”起青狮阵,时而活泼俏皮、时而威风凛凛的青狮成为学校一大特色,为原本热闹的课间增添一份喜气。
4月4日,绵阳涪城区金峰小学课间操期间,小学生们正有模有样地表演舞狮。该校于2021年启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金峰雄狮”这一非遗项目请进校园,打造他们自己的校园特色。并利用每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由专职老师教授舞狮动作。目前,学校400余名学生都喜欢上了舞狮。
海峡教育报记者 姚兴榕 文/图 林瑶/视频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园瞬间沸腾。同学们有序来到操场,在动感音乐的节奏中,整齐做起热身操与体能操。低年段学生手持无绳跳绳轻盈跳动,高年段则借助弹力带进行器械锻炼,在趣味中提升手脚协调性与灵敏素质,增强核心稳定性。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土家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滚龙连厢、中国鼓、武术……每天上午9:40到10:00,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宣恩分校的2200余名初高中学生都会在操场来一段“非遗”课间操。
传统龙狮舞运动一直是北务镇靓丽的文化名片。自1994年北务镇成立龙狮舞艺术团以来,已有29年光景,目前,舞龙已成为北务镇群众参与率最高的一项文化活动。近年来,北务镇党委、政府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促进多方合作,为龙狮舞艺术的传承扩宽渠道。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 李春涛报道 2024年12月30日,昆明市盘龙区龙泉中学小学部一、二年级体育期末考试上,学生跳起了醒狮操。2023年9月,龙泉中学小学部开始招收一年级学生。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把醒狮操编入大课间活动。
9月26日上午,南海西樵镇内22所中小学24968名学子同时齐跳醒狮操,最终以24860人、成功率达99.6%的比例,成功挑战“最大规模的醒狮操(多场地)”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本次活动吸引了近200万人次关注直播。2023南海醒狮功夫文化嘉年华同步启动。
虽然已近知天命之年,每次听到醒狮的鼓点响起,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狮”第五代传人赵伟斌那颗少年的心,仍在怦然悸动。套上十多斤重的狮头,赵伟斌跃上高台,舞艺依然行云流水。“醒狮永远是年轻的、有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