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测绘院研究团队的一份卫星数据报告显示:6月6日晚相较于2月中旬,亮度值较高的区域面积增加了25.7%,主要集中于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临港新片区以及静安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及五角场等商圈,此外,6月6日晚相较于5月初,亮度值较高的区域面积增加了8.2%。
三年时光,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描绘的蓝图,正在飞速地实现。3月27日,在浦东进入封控状态的前夜,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胡海鹰带领500人团队逆行回到位于临港的园区,开始长达2个半月的驻守。
上海市测绘院近日通过分析夜光遥感数据,发现夜上海越来越“亮”。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航测遥感工程师王斯健介绍,研究团队对比今年2月4日和4月7日两个时段晚上8点左右的夜光遥感数据,通过计算两期的辐射亮度值发现,后者相较于前者,亮度值增加了24.16%。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副院长辛亮
来源:新华社10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10年来,我国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商办项目的运营和出租也较为困难,从2019年的红红火火,到现在,临港又回到了开发当初的困境。不过从2013年的卫星图也可以看出,历经10年,滴水湖的开发规模仍然不大,走入瓶颈,除了几所大学和成片的保障房区域之外,人口不多,当时临港新城人口约4.6万人,其中3.7万人都是大学师生。
临港新区,又称临港新城,或者临港新片区,它们是一个意思,临港新区的全名是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临港新区,并不属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划分16个“区”中的一个,它是一个经济协同发展概念,属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的一个。
在今天举行的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三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以及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关于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内容。
中新社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正厚植科创“沃野”,着力培养未来产业。记者从26日召开的“2024临港科创大会”上了解到,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正迈入“2.0时代”。
在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的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暨第三届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上,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临港新片区的智慧城市发展已进入3.0阶段——全面赋能社会治理。
这是位于上海S2沪芦高速公路上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标志“海鸥门”(2023年8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资料图作为上海首批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临港新片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年来进展如何?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上海临港最近三年发展迅猛,大家有目共睹,不论是基础设施和城市界面,还是人口导入和项目引进都非常非常快。区位优势上:临港新片区南接洋山港,北靠浦东机场。文化旅游上:上海天文馆、海昌、航海博物馆、未建成的冰雪之心。主城区目前规划里有金融区,科学家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