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19日,28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遐征。他在《徐霞客游记》序言中写道:“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徐霞客故居仰圣园内的徐霞客塑像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徐霞客是谁?假若这是道考题,标准答案大约是这样: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明朝南直隶江阴人,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代表作为《徐霞客游记》。
潮新闻客户端 陈春玲雨天阴崖路漫漫,古树萧萧风习习。徐遐背双肩包,披雨衣,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霞客古道上。此时此刻,他眼睛一片模糊,雨打树叶的声音本应奇妙无比,可这会儿他根本听不见。耳朵闷闷的,奇痒难忍,是什么虫子钻进了他的耳朵?一定是书虫。徐遐迷上《徐霞客游记》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作者 林娜娜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静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史硕士研究生高山峡谷、溪流瀑布、溶洞石林,彩云之南一直是世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早在380多年前,就有一位用生命漫游的行者在云南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他以坚定的步伐、敏锐的观察,以及超越凡尘的探索精神
今天 我们与徐霞客同行刘汉俊2024年5月19日,是第十四个“中国旅游日”。2011年,根据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徐霞客研究者、“霞客迷”的建议,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每年的5·19确定为“中国旅游日”。5月19日,是现今残存的《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
1976年8月25日,中国青海,唐古拉山脉,雪花纷纷扬扬落下,一切美好得如同梦境。突然,姜根迪如冰川沟壑处出现四名中年男子,他们头戴帽子、身着笨重羽绒服,手中拿着工具箱、长杆和梯子。环顾四周,他们停在一湾清水前,急匆匆放下手中器具,相互拥抱、欢呼雀跃:“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几年前,这封堪称最有情怀的辞职信,一度打动着无数人。那位辞了稳定工作,出去看世界的女教师,在很多人沉闷的生活里激起了一点涟漪。然而四百多年前,在那个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的旧社会,徐霞客就用双脚丈量了世界。
万历十五年是个神奇的年份,著名史学家黄仁宇¹将之称为明朝的转折点,甚至有专著《万历十五年》。另一位出生的阮大铖,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先后影响南明两个朝廷,先是和马世英在江南迎立福王,成立弘光朝廷,但在南京破后又降满清,并随满清南下攻击隆武朝廷,途中本人虽死去,却也最终因为本次攻击,隆武君臣被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