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出台,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体现,对于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促
张淳艺6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科学制定职称评价标准,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统筹研究规划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框架,避免交叉设置,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那么,“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
作者:张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教育评价改革基地主任)当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已成为重要导向。代表作评价制度旨在打破片面依赖量化指标的评价观念,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性、创新性、贡献性等知识创造的本质,是“破五唯”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
又到一年评职称。申报条件越来越难,高达15项。而且年年在变化。很多老师评职称前,工作任你安排,再多的课,再难的班都会带,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但只要评了职称,一切和她就没了关系,甚至是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最后直接课都不上了。职称真的能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