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习佛法,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这个“佛”字,即便是没有深入研究过佛教的义理,想必也多少听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诸佛的名号。释迦、弥陀、药师是不同佛的名号,而都冠以“佛”字,此处的“佛”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
2023年2月10日,环球网报道,台湾的星云大师在当月5日圆寂,在此之前,大师留下了自己的遗嘱,其中他特意提到自己没有舍利子。对于舍利子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佛教圣物,并且极其珍贵,通常是得道高僧圆寂之后火化而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古印度,但是当时的佛教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实并不被古印度人所接受,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无神论的宗教,佛教所谓的佛,并不是神的意思,而是悟道的人,它也不会唆使人们去崇拜它,佛教其实更像是一种哲学派系,这与早已在古印度流传了几千年的吠陀教相比,其实是格格不入的,那么它为何当初在古印度收获了如此多的信众呢?
舍利子,是佛教中象征着智慧和道行的结晶,不仅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有体现,现实中也的确存在。释迦牟尼在涅槃后留下了很多舍利子,具体数量已不可考,但据传珠状舍利子数量高达84000多颗,此外还有著名的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等,例如江苏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就供奉着一枚珍贵的佛顶骨舍利。
佛珠,是一种宗教法器,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
佛珠也叫念珠,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由母珠,子珠,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