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学习上,你是否会远离终日处于忧心之中的人?工作上,你是否会远离遇到事情就玻璃心的人?生活上,你是否会远离做事情就敏感脆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敏感脆弱的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思考很久。
夜读·开卷有益作家李筱懿写过一个故事。一位男性创业者曾斩钉截铁地对她说:“我创业的入门条件就是,坚决不与女人合作。”她问:“为什么?”他答:“女人太敏感了,敏感就是情绪化,情绪化哪能成事呢?”李筱懿说,她被这句“敏感就是情绪化”击中了。
救了文智轩的老者,名叫不归。当时的文智轩不知他是名满天下的“木易老人”,只知道他很厉害,会飞檐走壁、踏水无痕,仙人一般,心里满满都是崇拜。因此,当老人提出要收他为徒时,他想也不想的答应了。老人又提出要先拜会他的父母,需征得他父母同意才好。
人有时活在一些极致的情绪里,有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但突然在某一瞬间,又会全盘推翻。无论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还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对于心灵,都是一次历练。回不去了,也懒得回头,拍拍屁股,晃晃悠悠走向人群,岁月还长,你我善良,再见时,还能也只是笑笑。
Aron, E. N., Aron, A., & Jagiellowicz, J. .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 review in the light of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respons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 262-282.
在百度,打上“生性敏感”四个字,点击搜索,出来的信息多数是,“我生性敏感,怎么办?我怎么改掉它?”Elaine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20%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总感觉自己像是一叶孤舟,随风摇曳,随时可能迷失方向。我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对于外界的一丝一毫变化都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敏感让我活得格外小心翼翼。我缺乏安全感,总是在担心失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都需要得到明确的回应和关注。
名词解释:钝感力“钝感力”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2007年出版的随笔集《钝感力》。总结来说,“钝感力”就是:对周围人的看法和评价没那么敏感,反应有点慢。比起外界杂音,更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只关心有没有实现目标。我们总在谈没有幸福感,其实很多情绪问题都是由于自己过于敏感造成的。
敏感究竟是命运的诅咒还是天赋的礼物?为何有太多敏感的人对自己的特质深表抱歉?究竟应当如何善用这种特质呢? 作为一个“敏感”的小编,特意汇集了以下问答,以飨“敏感”及“不敏感”的读者。 我很敏感,一点事就很在意。不过同学,家人乃至于我自己都觉得我很胆大甚至有些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