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韩联社报道,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12月14日消息,6架中俄军机当天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防识区,KADIZ),韩军立即出动采取应对措施。据介绍,当天上午11时53分至下午12时10分,2架中国军机和4架俄罗斯军机一度进入韩国东部海域“防识区”。
韩国军方3月15日称,数架俄罗斯军用飞机当天上午进入韩国东部海域防空识别区,没有侵犯韩国领空。为以防万一,韩国军方出动了战斗机。公告表示,韩国军方提前识别俄军机并投入空军战斗机应对突发情况,通信结果确认俄军机是以训练为目的,没有侵犯领空的意图。
据韩联社8月23日报道,韩联参8月23日称,俄军机一度飞入韩国防空识别区。俄罗斯国防部当日早前表示,两架俄空天军图-95战略轰炸机在苏-30SM护卫下在日本海上空完成巡逻任务。其间韩国F-16战斗机进行了伴飞。
据环球网23日报道,在美韩“乙支自由护盾”刚刚展开之际,韩媒就称,有数架俄罗斯战机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俄方则表示,俄罗斯轰炸机在日本海上空飞行近7小时,在部分飞行区段,韩国的F-16战机还进行了伴飞。
韩国媒体在12月14日报道,宣称韩国军方动用战斗机,对于进入所谓“防空识别区”的中俄军机进行了应对,韩国军方宣称中俄军机在14日下午迫近,并且进入了韩国的“防空识别区”飞行有17分钟,期间还一度在独岛附近空域活动。
轰-6N和轰-6K在外形上有区别,最为明显的是配备了空中受油管,通过空中加油,可以扩大威慑的范围,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轰-6N是首次执行中俄联合战略巡航任务,也是因为轰-6N的加入,中国和俄罗斯在动用轰炸机上才有了对等。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中国国防部14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双方当天在日本海、东海相关空域组织实施第七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这是2023年度中俄组织实施的第二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