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2023年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为缅怀先烈,挖掘好、传承好、发扬好冀鲁边区军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6月14日,由中共德州市委党史研究院牵头组织的“走进冀鲁边”媒体采风团走进抗战老区——惠民县,一起重温抗战历史,追忆先烈故事。
1949年11月27日,在生命最后时刻,一位革命志士高声吟诵《就义诗》,英勇牺牲,年仅28岁。这位英雄就是刘国鋕。在狱中,面对敌人劝诱,他曾斩钉截铁回答,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力量,让刘国鋕放弃生的希望,毅然赴死?
它曾在黄昏的特洛伊城脚踏海浪,轻拂阿喀琉斯脚跟上的伤口,也曾躲在染血的帷帐之后,倾听俄狄浦斯绝望的呐喊,它拥有比凡间任何天才都敏锐的内心,深切的知晓,圆满与幸福从来都是弱者的自洽,而悲剧就像布满毒荆的妖卉,只有深谙天命的强者才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