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在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坚韧和爱心的养分。这一天,校园里不仅弥漫着温馨与感动,更传递着特殊教育学校独特的人间真情。在这里,教师们无私的关怀,学子们坚定的意志,共同构筑起一座座梦想之桥。
【来源:中国教育报】“我给你们跳一段我最喜欢的拉丁舞吧。”窗外,上课铃响后,冬日的操场寂静无声。窗内,无需伴奏,小静扬起双臂,脚步踢踏在地上化作鼓点,红白相间的校服飞扬成裙摆。她的嘴唇微微翕动,“一嗒嗒、二嗒嗒”,那是她为自己数着的节拍。耳畔佩戴的助听器,在舞动中一闪而过。
新华社哈尔滨5月20日电(记者戴锦镕王大禹)“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走进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心光楼,记者就被一阵歌声吸引。演奏者是一支由五个视障孩子组成的乐团,他们正在为5月21日全国助残日的演出排练。
编者按:11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株洲暴发,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广大师生连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参加抗疫斗争,克服了许多困难,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现把其中一部分人的事迹分享给大家。
春日暖阳,缕缕如丝,轻抚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别致的教学楼上。蓝天下,一群“折翼的天使”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奔跑、玩耍。该校成立于2009年,是一所学前到职业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晶 冷晶晶)她像母亲一样照顾残疾孩子的生活起居,悉心开启残疾孩子的智慧,是残疾孩子心中最美的老师。她从事教育工作24年,其中有11年在带残疾孩子,温暖残疾孩子的心灵、照亮残疾孩子的世界。
图为闫蕊(左)在教学生识别图案。本报记者 李 蕊摄核心阅读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师闫蕊已经站了22年。从听障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她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闫蕊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教师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殊孩子的梦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