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燕今天,读一篇文言文,忽然发现自己读不下去了,有些句子能读懂,有些读不懂了,年龄大了,读书少了,或者说读古文少了。这几天读散文、网络小说多一些,纸质书读得少了,有时会想:每周都要抽出时间读一读纸质书。可是总是以各种借口放下,今天上午在等待学生考试期间读了两篇散文。
说起马齿苋,农村人并不陌生,田野里、路边随处可见,也是农村人常食用的野菜之一。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如马齿,性滑似苋,故名马齿苋,也叫“长寿菜”,又叫“五行草”、“瓜子菜”、“蚂蚱菜”等,且有“猪人参”之称,也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野生植物之一。
导语:夏天遇见这菜,我必囤20斤,全身是宝,晒干后美味翻倍,别不懂吃!夏天,炎热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都体会到了“酷暑难当”。特别是最近几天,气温一下子就升上去了!连续的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胃口,看到热气腾腾或是太油腻的食物端上桌,更是懒得动筷子。
◎邱俊霖唐末诗人吕从庆曾在《永丰桥闲坐》中写道:“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娱闲不觉忘中饭,一点斜阳射竹楼。”诗歌描绘了一幅惬意闲适的农家生活,令人向往。诗中提到的村妇们坐在田畦上,细心地挑拣着马齿苋。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野菜。
春夏之际,长在田间地头、山野河滩的马齿菜,低调地匍匐着身子隐匿在蓊郁的绿色中,很不起眼。当阳光越发热烈,马齿菜就会舒展身体,怒放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朵,一蓬蓬、一簇簇,漫山遍野,妆点着乡村初夏的生机盎然。
2023年,让我们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波浪,融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追寻千载自然风物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的小秘密小故事,寻找北京植物当下最典型的特征,追寻北京植物的踪迹,体会园林绿化的匠心独运,感受身边的美好。
导语:一去火,二杀菌,三通便,四明目,农村遍地是,全身是宝,可惜很多人当草,不懂吃真可惜!每年的6~8月份正是野菜马齿苋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马齿苋又名五行草,它的属性虽然是寒凉的,但是它自身的抗热能力却特别的好,能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生长的特别好,就像现在荠菜都开花变老了,它却正鲜嫩。
有一种野菜,既上得了餐桌,又去得了药房。夏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它的身影,它就是马齿苋。《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马齿苋能“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可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