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撰,《郡斋读书志》及乾隆六年《同州府志》并作《本草广义》。该书是寇氏多年经验与实际观察的结果,旨在推衍《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的未尽之义,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辨正和阐发,内容涉及医药学理论及具体单味药的名称考定、鉴别、炮制、运用等各方面,书中还记载了大量单方验方,也是作者临症经验的总结,较为可信。
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五实五虚的概念,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人体出现大病,它包括“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因为五实五虚恰好是两种相对的情况,我们就选择其中一种情况来分析,谈谈“五虚”之人,为什么容易出现大的疾病。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临床常用的一张名方,主要功效为理气活血,治疗胸中血瘀证。王清任创立此方,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治疗瘀血所致的多种疑难怪病。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怪病多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