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洛阳5月17日电 记者王胜昔、通讯员刘嘉仪从河南省洛阳市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大运河文化带重点文化工程——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于18日正式开馆迎客。坐落在洛阳市老城区瀍河入洛河口西北角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大河网讯 盛夏时节,驻足洛河(大运河洛阳段)之畔,能望见别致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似连绵起伏的风吹船帆。这里,正是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装潢、布景,走进博物馆内,每一处陈列都能让人想到,船只与河流是这里的主题。
赵 瑗 范家昱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外景。 张怡熙摄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和力度不断提升,在增强公众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陈琳 通讯员 白雪/文图【核心提示】20多米长的洛阳运河一号沉船、“基建狂魔”武则天命工人堆出的码头、最早的“食品安全溯源合格证”、国内目前博物馆最大的浮雕作品……5月18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开馆,开馆前记者先进入场馆内一
来源:【民生周刊】特约记者 戚帅华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贾伟“欢迎各位来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的场馆设计提取了大运河的拱形元素为基本架构,充分展示大运河遗产的文化内涵……”8月2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阮文阁正在为参观者深入讲解,游客跟随着她的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本期以运河博物馆游为主题,通过游览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杭州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示各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物展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讲述游览中的感受和启示。
从深埋地下到重见天日,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从建章立制到走向国际,苏豫两省唱响新时代大运河之歌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圣志 刘兆权 沈汝发 袁月明 孙清清在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江苏、河南沿大运河采访了解到,两地充分发掘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