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晚报,年过九旬的顺义老人阮大爷终身未婚,膝下也无子女。在村里的主持下,2011年开始,阮大爷和同村的男子刘某军签下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刘某军给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所有财产遗赠给刘某军。2023年,阮大爷因病去世,留下五套刚刚分到的安置房。
图为本案庭审现场。 孤寡老人无人照料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阮某出生于1930年,其父母早亡,有四个哥哥一个妹妹。在其晚年,阮某的妹妹阮甲及阮某二哥的两个女儿阮乙、阮丙仍然健在。 2011年,生活无依靠的阮某向村委会发出需要生活方面照料的求助。
88岁的独居老人马某生前将300万房产等赠送给家附近的水果摊主,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老人去世后,水果摊主刘某与老人亲属就《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问题产生争议,继而引发诉讼。今天(17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马某与妻子生前育有一子。
今天看到一篇文,遗嘱将房子留给孙子并进行了公证,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呢?引发了大家的议论。评论区里无不是对爷爷奶奶的遗嘱没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而疑惑。这里锦染将遗嘱、遗赠以及遗赠抚养协议之间的区别给大家详细列明。一、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含义。
李老太与李老头夫妇未生育子女,两人因日常出行结识了张先生。在李老头去世后,李老太与张先生签订《遗赠与赡养协议》,约定由张先生承担李老太吃、穿、住、行、医疗、养老等扶养义务,在李老太去世后,其名下房屋及银行存款归张先生所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璐2023年十月是第十四个全国“敬老月”。10月23日,北京昌平法院在通报会上介绍,在涉老年人纠纷中,因老年人离婚、继承等导致的各类婚姻家事纠纷较为常见。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
老王夫妇曾立下公证遗嘱,指定名下房产由二儿子继承。一年后老两口却被二儿子送到了养老院。在养老院期间,老两口又和大儿媳签订一份遗赠扶养协议,明确由大儿媳负责照料二老生活及身后事的处理,二老将名下享有的房产份额赠与大儿媳。先有公证遗嘱,后签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时以哪个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