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发布“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署名文章指出,通过发展个人征信机构、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全面提高服务质效、深化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等举措,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体系,广泛覆盖社会征信需求。
11月11日,人民银行公告批准钱塘征信有限公司(下称“钱塘征信”)个人征信业务许可。钱塘征信成为继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后的第三家持牌个人征信机构。第一财经从钱塘征信获悉,钱塘征信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
随着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路径渐明,作为模式最成熟的一种数据交易平台,国内征信机构的展业情况备受关注。《征信业务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过半年,国内两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朴道征信有限公司日前先后亮出业务成绩单与下一阶段业务发展思路。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消息,批准钱塘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塘征信”)个人征信业务许可。钱塘征信也成为继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后,国内第三家持牌的个人征信机构。对个人征信市场“扩容”,业内早有期待。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宿希强)2月5日,钱塘征信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成为继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之后的第三家持牌个人征信机构。天眼查显示,钱塘征信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李臻,由3家国有企业和3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发起。
中央层面,央行和发改委主导信用建设。视觉中国/图在2024年5月8日公布的人大常委会本年度立法计划中,信用立法相关议案却仍未进入审议阶段。一个月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其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数据是征信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数据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相关领域立法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加速。
作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互联网贷款业务曾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银行发力的“香饽饽”,但由于展业过于激进、风险管理存在隐患,一度引发监管关注。2023年6月30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留给银行整改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