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01版。春意渐浓,书香氤氲。3月2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诗豪余音岐黄新彩”《刘禹锡与〈传信方〉》新书发布会在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举行。当天,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刘禹锡与〈传信方〉》正式亮相,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刘禹锡,字梦得,公元七七二年出生于嘉禾,和刘备一样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七百九十三年,刘禹锡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两年后他考了博学鸿学科,再登吏部取士科,连登三科,仕途通达,年纪青青就成为监察御史、太子校书。
在唐朝时期30岁还在考明经的就是老考生了,但是五十岁能考上进士就是年轻人,唐朝一年收取进士不到20人,最多的一年都不到30人,大诗人孟郊46岁才进士及第,可以想象刘禹锡是多么的年少有为,还不止于此,接着他考了博学鸿词科,24岁考取吏部取士科,连登三科,一路仕途顺利。
蜀道是什么时候开通的,现在还没有定论。考古学家根据蜀道旁出土的细石器判断大约在六七千年前这条道路就已经开通了,因为这些石器与关中出土的十分近似。而历史学家更相信周武王率领西方多国军队讨伐商纣王时蜀道已经通达,因为战争有巴蜀古国的军队参与。
品酒是一大快事,黄酒也以品为妙,先观其色,后闻其香,再细饮慢酌,方知是否佳酿。毛泽东主席在《蝶恋花》中提到“吴刚捧出桂花酒”,此酒早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屈原在《九歌》中咏道:“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士大夫以交换“信方”的方式公开探讨医理,并进一步塑造起以文本为基础的“更高”等级的医学研讨模式,相关问题请参看范家伟《刘禹锡与〈传信方〉———以唐代南方形象、贬官和验方为中心的考察》、陈昊《读写之间的身体经验与身份认同》第六章、笔者《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