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时报讯 12月1日起ATM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且24小时内可撤销。新规发布后,积极效果开始显现。截至目前,银行已成功阻止不少电信诈骗阴谋得逞。不过,新规实施没几天,骗子已经找到了应对方法,甚至还顺势开发了新骗术,市民们可要多留个心眼了。 ATM机转账要多留个心眼。
通告为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后文简称为《通告》),《通告》中指出: 限定日期前,未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严惩; 下一步将继续严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求通信运营商今年年底前电话用户实名制,否则停机;要求银行自
智能柜员机自助转账需审核。福州新闻网12月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杨剑峰 文/摄)昨日起,市民通过ATM除了向本人本行账户转账可以实时到账外,向本行他人或者跨行转账均会延迟24小时才能到账。那么,市民实时转账还有哪些途径?
为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12月1日起银行实行了一项新规定:用ATM机转账除本人同行账户互转能实时到账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如对转账存疑,可在24小时内撤销。就算一时上当把钱转给了骗子事后还能反悔把钱拿回来这下骗子们该傻眼了吧?
众所周知,诈骗分子选择ATM作为犯罪工具,既是因为ATM分布广、操作便捷,又因为ATM转账可即刻到账,常常让人措手不及。毋庸置疑,个人通过ATM机转账资金延时24小时到账的规定,能够让受骗者吃下“后悔药”,从而赋予挽回受骗损失的机会。
“平时通过ATM转账立马就能到了,为啥这次那么久?”、“明明看到对方拍过来的转账凭证,为啥钱没收到?”近期,针对ATM延时转账新规定实施,银行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而这两个问题则成为“热点”,事实究竟如何?
打开微信,输入转账密码,钱便转过去了。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用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的经历。总之,在个人转账发起之后,一般只能进行两个操作:删除个人转账记录或重发转账消息,微信转账延迟功能并不能直接撤销转账。
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于12月起施行。其中,个人通过ATM机转账资金延时24小时到账的规定,以及新规刚实施,骗子诈骗手段就“更新”了,引起网友广泛热议。
去年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
据央行新规,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机向他人转账延迟24小时到账,在这段时间里可通过银行网点或手机客服等申请撤销转账。这本是为了给受害者提供一粒“后悔药”,防范电信诈骗的发生,然而,最近却有骗子借此升级骗术。
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用户通过自助柜员机(含自助柜员机等自助设备)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的新规昨日起实施。当天,许多市民仍不熟悉,纷纷到银行网点的柜台咨询。“刚刚我转账给父亲,他跟我是同一个银行的,怎么还没到账啊?”一位市民焦急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