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灵额,这些年轻演员唱得真不错。”走出剧院,几名特地从浦东赶来的戏迷不住夸赞。2月22日,沪剧《陆雅臣卖娘子》在云间剧院上演,演出班底为上海沪剧院最年轻的演员们,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他们以熟悉的本土乡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中老年沪剧迷。
昨晚起,上海沪剧院的传承版《陆雅臣卖娘子》《庵堂相会》和《沪剧折子戏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连续三天上演。上海沪剧院2013级青年演员以蓬勃的朝气重现沪剧经典流派唱腔,而这次的系列演出也缘起于这群00后不久前在宛平剧院演出后,魔都观众的热烈反响。
设计:汤元特别声明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邮箱:simonedeb@163.
今年是丁是娥、杨飞飞、王盘声三位沪剧宗师诞辰一百周年。8月26日至29日,成立不久的上海天豪琴悦沪剧团携手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在长江剧场上演传统经典沪剧大戏《陆雅臣卖娘子》,一群95后、00后新生代沪剧演员以此向沪剧前辈致敬。《陆雅臣卖娘子》是王(王盘声)派名剧、代表剧目。
“这两部戏是我们几代沪剧人都要唱的戏,是打基本功的,邵滨孙老师、王盘声老师,都希望能够把这两部戏传下去,这次复排,我们把戏里面的一些好的东西,再加工再提炼,然后再加上我们宛平剧院的剧场因素,比较沉浸式,比如抢景的时候,舞美在台上,演员就走到观众席里面去演,这样和观众拉近了距离,增加了互动感;
鳞次栉比的高楼里交错复杂的街巷中还能听到那蜿蜒流转如苏州河水般的曲调吗?沪剧是上海的乡音,是承载沪语的一张艺术名片。一直以来,沪剧以人们熟悉亲切的气息,飘扬在沪上的弄堂、剧场,也荡漾在沪郊的田间、水边,打动过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