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中国教育报报刊社、山东卫视记者团共110人登上“东方红3”船。从胶州湾启航,在这片蓝色国土共学海上思政课。
11月29日—12月1日,卓越工程师导师队伍建设项目——2024年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优秀导师工作坊在青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蒋昌俊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景丽萍教授等17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计算机相关学科建设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等主题作报告。
8月31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在其官网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此次共确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位。后续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选、院士选举,并最终产生新当选院士。
山东教育“品牌系列”展示传播——山东科技大学“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教研团队为全面总结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充分展示各地各高校特色品牌,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致敬品牌·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做一盏职业安全防护领域的灯!
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获悉,该校1人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尹大伟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8位教师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黄万朋、江宁、李青海、贾顺,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刘震,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李为腾,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张超,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中英。
12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举行“齐鲁最美教师团队”育人基金捐赠仪式。安全学院程卫民、王刚、周刚、聂文、胡相明、刘震6位教授出资120万元设立“齐鲁最美教师团队”育人基金,用于奖助学生学习、科技创新活动及学院学生工作事业发展。副校长诸葛福民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
“作为一名教师,手中教鞭虽轻,但肩上责任重大,应该淡泊明志,摒弃浮躁,潜心教学。”这是郇筱林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真实感受。 一 10月16日,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郇筱林拿着一本相册走进了我的办公室。
山东省性价比最高的工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主校区)山东两所煤炭出身的大学,一所改名非常成功,它就是“山东矿业学院”,不但校名改成了最“时髦”的山东科技大学,而且校园也由内陆的泰安,搬到了海滨青岛,可谓是十足的改名大赢家。
据山东科技大学新闻网消息,6月4日,该校交通学院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推进会,会上介绍了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升学情况:截至6月3日,交通学院2020届毕业生397人中,协议就业率23.57%,本科考研率49%,报名参加西部志愿服务计划11人,报名参军3人,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及
从一名普通的大专生到博士生,再到高校教师,张桂冠用他的坚韧和勤奋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近日,苏报融媒记者连线采访到了这位奔跑在追梦路上的奋斗者,探寻他成功的秘诀。从大专生到博士生,锚定目标坚持不懈2010年,张桂冠考入苏州市职业大学,就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