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的小琴(化名)因脑出血不幸离世家人强忍悲痛遵照她生前意愿捐出她的肝脏、肾脏和一对眼角膜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的危重症患者帮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小琴生前是一名教师已经教书育人16年她的父亲说道“如果她捐献的器官能够救回5个病人让5个家庭都幸福这是她能做的最后一件好事我们也同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徐汇区妇联依托巾帼宣讲团,推出“她声音”述说“她力量”系列思政课,以先进为标杆,以榜样为旗帜,团结带领广大徐汇女性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小老人”服务“老老人”的“老伙伴”计划运行多年来,为社区养老提供了一支志愿者生力军,其中也诞生了许多令人敬佩的故事。近日,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公布并表彰2022年度最美“老伙伴”志愿者,来自潍坊新村街道的张文英光荣上榜。
鲁网1月10日讯 (记者 吴艳萍 通讯员 王小彤)有人在茫茫生死间,痛苦挣扎,苦苦期盼着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有的人在丧亲的巨痛下,悲恸欲绝,依然攥紧生命的善念。“吴清芳!吴清芳!一路走好!”2025年1月9日上午8时,一场“生命接力”在兰陵县人民医院上演。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裴霓裳)退休教师刘玉仙因病不幸离世,家人强忍悲痛遵照她生前遗愿捐出她的遗体及一对角膜。3月26日,在武汉市第20个遗体捐献者纪念日当天,刘玉仙的一对角膜分别移植给一位55岁角膜白斑患者和一位73岁角膜溃疡患者,帮助两位患者重拾光明。
肖仕芬正在给小叔子张如雄喂饭。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华龙网讯(曹妤)重庆忠县拔山镇古塘村三组,每个炊烟升起的傍晚,村民必定会听到73岁的肖仕芬婆婆不变的叮咛。“肖二,我在做饭,不要乱跑哦。”“嗯”这样的一唱一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肖仕芬口中的“肖二”是她68岁的小叔子张如雄。
同村百岁老人无儿无女,无人照料。面对老人,毫无血缘关系的李善芳决定伸出援手:每天送饭、洗衣、打扫卫生,默默付出已走过十余年,为她做了一回“女儿”。李善芳的义举经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一致点赞好评。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李兴会 宋溢涵一名朴实的农妇,24年来不仅悉心照顾残疾的丈夫、脑瘫的儿子,精心伺候公公、婆婆,还热心帮助夫家照顾残障的哥嫂,年幼的侄子、侄女和患病的姑子姐。连日来,“铁肩婶娘”陈善云的故事在湖北枣阳传为美谈。
[x]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人物速写:吕红铃,41岁,公益志愿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夏旭东)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然而,有一种伟大的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延续着希望和光明,那就是遗体和眼角膜捐献。
来源:【三秦都市报】在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街道西铁社区,1989年出生的童丽娜既要抚养两个孩子,又要照顾没有血缘关系且患有智力障碍的哥哥。十余年的悉心照顾,她用大爱续写着兄妹真情,她是大家心目中的“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