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记者赵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最近,收集卡牌成为中小学生们的热门社交方式。由于所谓的稀有卡片并不容易获得,所以,有的孩子不仅到线下商店购买卡片,还喜欢看短视频平台的拆卡视频直播并下单“拆卡”。
这段时间,“拆卡直播”成为直播界的新晋“宠儿”。这种独特的直播形式,通过主播代拆卡片、宝盒的过程,为观众带来拆盲盒般的刺激与乐趣。拆卡直播的内容丰富多样,从动漫卡牌,到影视明星卡牌,几乎涵盖了体育、动漫、电影、明星等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粉丝群体的需求。
不少80、90后的童年记忆里少不了零食干脆面里夹带的水浒英雄卡,学校门口文具店热卖的明星卡、球星卡等。如今,类似的主题卡牌卷土重来,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23年中国收藏卡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收藏卡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2.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为何如此受人追捧?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又该如何监管?“叮叮叮”,主播一边敲响铃铛,一边大喊,“恭喜老板开到了稀有卡!手气太棒啦!
如果你对拆卡一无所知,大概率会在进入拆卡直播间后产生同样的疑问。当然了,这一类直播间绝不仅旨在为用户提供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搭售其小黄车里挂着的商品链接:除了海贼王、精灵宝可梦、斗罗大陆等动漫IP套卡盲盒,《我和我的父辈》等影视剧的套卡盲盒,以及体育、娱乐等行业知名人物的套卡盲盒。
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重拳出击、精准施策,持续净化未成年人上网环境。
“ 祝我老板欧气啊 ” 。屏幕前,摆放着一大堆盲盒,包装精美,内不可见,主播顺手拎出三包,手上动作不停,用小刀快速划拉,拆开盒子。很幸运,这一轮开出了老板点名想要的角色徽章,主播语气上扬,拿着徽章在镜头前近距离展示: “ 老板,爽了吧老板 ”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叮叮叮”,随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响起,直播间的主播兴奋地宣布:“老板太欧了,抽到了稀有卡!”在这个简易的直播间内,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个置物架,上面立着“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警示牌,手机镜头紧盯着桌面,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女主播声音甜美,继续麻利地抽卡、拆卡。
拆卡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参与和消费。主播在深夜直播中拆开卡牌包装,展示签名版、典藏版和限量版卡牌,激发观众情绪,促使他们下单购买。尽管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拆卡直播让他们花费不少,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将此作为创业的起点。
胡建兵据媒体报道,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这些三寸小卡让一些未成年人很“上头”,甚至暗藏赌博风险。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一些拆卡直播间立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牌子,但主播不仅不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进行有效核实,更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的拆卡直播间里玩法最刺激。“小马宝莉”卡牌比较常见的玩法是“叠叠乐”和“数小马”,都是利用卡包内卡牌卡位的不确定性而设计出的以小博大的玩法,奖品通常是全新的卡牌盲盒。
凌晨一两点,在超1万人在线的直播间里,商品已经售罄,但用户们仍在留言互动。他们不是催主播上连接,而是催主播拆自己下单的商品……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 ,但正是拆卡直播的日常。拆卡直播,顾名思义就是直播售卖卡牌、主播直播拆卡过程、观众围观开盲盒。
“恭喜宝贝!终于开出了梦想中的卡,还要不要继续,今天肯定还有更多惊喜……”伴随着主播激动的语言,观众情绪也空前高涨,留言飞速滚动,令人目不暇接。今年以来,继盲盒、刮刮乐之后,直播拆卡成为网络直播间的新宠,成千乃至上万人蹲守直播间为之疯狂,有人甚至一天就“砸”进去上万元。
据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消息,卡游,是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疯狂流行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学生们须通过随机抽取购买的方式去集齐某主题全套动漫卡,为此他们整盒整箱购买后“拆卡”,拆到稀有卡片可在同学间花钱交易,最贵的一张卖到上万元。现在,这股“拆卡风”从线下刮到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