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安全事故将嘀嗒出行以及网约车安全问题再度推上了舆论风波前沿。2022年3月10日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近日乘客吕女士在搭乘嘀嗒顺风车时,途中遇到检查站人员查看核酸检测报告,因为未配合司机撒谎,竟被司机丢在高速应急车道。
“我一看秒接单的是开挂抢单的职业司机,直接取消订单了。但是取消了四五回,每次重新接单的还是职业司机。”2024年12月30日,乘客郑亮向记者讲起近期在平台搭载顺风车的经历,“最后他们直接打电话跟我说,我再怎么发单子都没用,都是他们几个司机在抢。
半月谈 | 作者 杨淑馨近日,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跨城热门线路滋生“全职”顺风车非法营运乱象。除了不按约定平摊高速费以外,一些顺风车司机还不按约定行驶路线驾驶,途中多拼、多载乘客,原本一人搭乘的订单最终变为多人搭乘。乘客成了“冤大头”,用“独享”的价格乘坐了“满客”的车。
有急事回家,自己不会开高速,老家又没有通高铁火车,只能坐大巴。我们平时回家,一般走的是高速,费用也不用我们操心,但是顺风车可能要收取高速费,切记一旦有司机接单一定要打电话核实是否需要高速,要的话大概多少?
直击民生痛点难点,守护人民群众利益。欢迎关注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与《动静新闻》携手推出的民生监督全媒体专栏【群众身边】,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疯狂的“顺风车”。春运高峰期,不少乘客因为没有买到票或者为了更方便地出行,往往会选择网约顺风车作为回家的方式。
澎湃新闻 作为一名顺风车乘客,林浩(化名)对自己曾经跨城首选的出行方式的好感度持续降低。在搭乘顺风车时,林浩经常会碰到司机从不同网约车平台拼凑乘客的情况——哪怕他为了节省时间,购买的是比普通订单贵几十元钱的“独享”服务。
近期,关于顺风车行业的政策调整话题再度升温,尤其是广州和惠州两地相继推出的新规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州尝试限制营运车辆接顺风车订单,而惠州则明确顺风车单天接单不宜超过4单。由于两地政策出台时间相近,不少民众担心这是否预示着珠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行业监管都将全面收紧。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7月13日,滴滴顺风车对外发布《试运行安全透明度报告》,公布了试运行期间平台的安全数据详情、安全运行情况。据了解,顺风车自去年11月20日恢复试运行以来,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
来论 顺风车又出事了。2月14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反映其通过花小猪App下定三亚到海口的顺风车订单,乘车后行驶过程中多次提醒司机不能开车的同时操作手机,结果司机恼羞成怒将其赶下车。 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对此发布通报称,经核实,网民反映情况基本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