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我说,你老是讲苏轼,也讲讲李白呀?好吧,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李白,聊什么呢?说到李白,大家可都太熟悉了,就连幼儿园的小娃娃都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上一两首李白的诗作,很多人学的第一首古诗,往往就是李白的作品,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民日报》假日生活版开设了“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栏目,栏目刊登的稿件以诗词景物、意境为线索,将古典诗词赏析、文化背景普及与山水游记写作、个人情感抒发等有机结合,呈现一种“沉浸式诗词赏析”的效果,成为《人民日报》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唤起万千读者的情感共鸣。
【日照香炉(lú)生紫(zǐ)烟,遥看瀑(pù)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yí)是银河落九天。】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昔日李白游庐山瀑布作了一首名诗《望庐山瀑布》,中唐徐凝惊为天人,暗中将其编造成了自己的作品。后世苏轼发现徐凝诗中的“猫腻”,撰诗怒斥徐凝。跟着,苏轼一口气写了六七首关于庐山的诗,其中一首便是著名的《题西林壁》。这一首诗与李白诗的创作思路完全不同,但是同样久负盛名,被后世传诵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