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造型与现代家猪体态十分相似,除了陶塑猪以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陶器上也绘有猪纹等——如1977年出土的一件陶钵外壁两侧各刻一个形象逼真的“猪形图像”——均显示出当时人工饲养的猪数量较多,猪已成为人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这证明了猪的驯化、饲养,在中华大地上,至少有着8000年的历史。
另一方面,就像猪八戒下凡前是统领8万天河水兵、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一般,猪在民俗文化中又是财富、吉祥、神圣的代名词,猪型存钱罐自不必说,猪还有降雨除旱、驱邪除祟的功能,至今流传的“杀年猪祭灶神”,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收、人畜兴旺的习俗,正是源自古老的猪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