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移居到银川兴庆区的彭阳移民移栽红梅杏树,老乡们都非常高兴,将山区的树木移植到川区,可以让第三代移民留得住故乡的根,也看得见乡愁。”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雨结合本单位的帮扶工作经历说,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专家编修《扶贫志》,这本《百万大移民》对我们修好志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在行动”活动见行见效,加强馆际之间交流与合作,11月14日,自治区档案馆编研开发处、保管利用处党支部联合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党总支开展了“党建引领聚合力 携手共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宁夏日报】贺兰山三关口明长城。陈幸福在拍摄途中。 (图片均陈幸福提供)近日,一场新书发布会在银川市黄河书苑举办,参加者大多是宁夏摄影家协会会员。发布会的主角,是首次被推向台前的68岁的陈幸福,他的作品《宁夏古城寻迹》,是跑遍宁夏大大小小山川拍摄的作品专集。
正月十五的六盘山麓,残雪未消,锣鼓先沸。 固原市原州区古雁岭下,来自天南海北的18支社火团队,在六盘山的大地褶皱里碰撞出春雷般的回响。 这场跨越地域的民俗盛会,不仅复活着“箫鼓追随春社近”的古老基因,更让六盘山新时代非遗文化的坐标更加醒目。
甘宁青分治使得近代宁夏的独立政治空间进一步稳固,相对独立的政治空间不仅加快了近代宁夏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变,还为女性地位的变化奠定了环境基础,近代宁夏女性地位的变迁,除了受空间环境的影响,同样与近代宁夏社会的具体发展紧密相连。
宁夏得名虽然晚在元代,但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历史文化却非常深厚。近期,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宁夏诗词学会会长张嵩创作的“诗词中的宁夏”文化随笔,由《华兴时报》推出专栏连续刊载110余篇,并由“中华诗词”在“学习强国”推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