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你认为现在任教班级中‘问题学生’的比例是多少?”近日一项受访对象包括6563名教师的大型问卷调研显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有30.38%的班级中“问题学生”人数为2%以内;有29.62%的班级中“问题学生”人数为3%~5%;有18.
学生成长问题多元且成因复杂,应该把问题预防作为教育重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基于学生成长视角,根据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积淀、酝酿、爆发、反复四个阶段,相对应地实施超前预防、临界预防、止犯预防与再犯预防的“四级预防”。
近两年中小学教育圈流行一句话:一个“问题学生”,一定是家庭中病得最轻的人。孩子的问题一定能在家庭找到答案。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当下,学生的问题有增无减究竟是何原因?是“问题学生”变多了,还是学生的问题变多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聚焦问题学生背后的教育话题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昆明举行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以“问题学生和问题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举行。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项平 胡宇琼 郭蓉一 记者 朱丽珍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老师们遇到的学生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乖巧懂事,有的学生调皮捣蛋,有的学生沉稳安静,有的学生一刻都静不下来。在一个班集体中,难免遇到几个让人犯难的“问题学生”。
去年一个学校两个学生相约自杀,幸运抢救及时自杀未遂,但确实把师生吓得不轻,全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自然落在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肩上,辅导员也苦恼,平时与学生交心或苦口婆心劝导的时间也不少,效果怎么不明显?
编者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安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汕头市开展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即日起,南方+汕头频道启动“少年向上游 我与法同行”征稿活动,邀请师生共同书写心得、以画传情,营造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作为一名普通的融合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丁美珍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不普通的孩子:被家长一脸嫌弃,老是惹是生非的“熊孩子”;与人格格不入,交往有困难的“怪孩子”;游戏活动样样精通,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的聪明“笨孩子”……其实,儿童的每一个问题行为,其实都是向
导读:作为教师,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犯错问题,是应该宽容还是严厉。如果宽容了,学生可能会变本加厉;如果严厉了,学生又可能会变得战战兢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处理学生问题时,如何智慧地把握好宽严的分寸,如何恰当地拿捏“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呢?
导读:作为教师,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犯错问题,是应该宽容还是严厉。如果宽容了,学生可能会变本加厉;如果严厉了,学生又可能会变得战战兢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处理学生问题时,如何智慧地把握好宽严的分寸,如何恰当地拿捏“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呢?
“这本书买了多久了?还买过多少?”“没买多久,就这一本。”初中学生小李(化名),由单亲妈妈带大。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一度和母亲的关系非常紧张,学习落后。一天,他将不良小说带到学校来看,并向其他同学传播,被我发现。“老师,我会面临怎样的处罚?”他很紧张地说。
导读:作为教师,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犯错问题,是应该宽容还是严厉。如果宽容了,学生可能会变本加厉;如果严厉了,学生又可能会变得战战兢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处理学生问题时,如何智慧地把握好宽严的分寸,如何恰当地拿捏“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呢?
由于各种家庭问题,学校出现各种问题学生: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无父无母管理的留守儿童,由政府民政救助抚养的孤儿,父母忙于生计无力管理的外地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家长生二胎又忙于照顾二宝无力顾及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学校的问题学生,他们经常不完成作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