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第四期“校长来了——给孩子成长支招”活动中,来自重庆潼南区学生家长刘晓的疑惑得到了答案,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和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在直播间,一起在线畅谈时下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
为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家校共育质量,12月20日晚,庐江泥河中学举办了家长学校“父母课堂”专题讲座——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此次专题讲座旨在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建设,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育人责任和相互协同机制,增强协同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家长与教师的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学校和家长、教师和家长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有人说,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家长是作者,教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班主任如何利用家长这个庞大的教育资源,使其成为自己的黄金搭档呢?第一招:微信播报,打破家校壁垒。
只有家校关系健康和谐,家校共育的目的才能达成,学校教育也才能事半功倍。我在一线教学三十余年,切身感受到要与家长做到“互相理解、信任、配合,抱团取暖、守望相助”,才算是拥有一段健康的家校关系。那么,如何构建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好好说话,把话说到家长心坎儿上。
【来源:岳阳晚报】本报讯(记者 黄诚成 通讯员 周佳)近日,岳阳楼区站前小学举办了主题为“教育路上,我们同行”的家校共育活动,近2000名家长参与。活动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艳玲进行了《读懂孩子,我们同行》的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