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曾玥)清华大学4月27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
中新经纬5月24日电 5月23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孙茂松在北大光华度小满大模型公开课中,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基本定位是启发、辅助人类,不会取代人类,但会取代相当部分低端智力劳动者。
中新经纬2月5日电 (孙庆阳)2023年,我们见证了AI爆发,这场技术革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预示着未来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生成式AI已取得哪些突破?企业该如何迎接AI时代?中新经纬采访了三位清华经管学院教授。中新经纬:生成式AI已取得哪些突破?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
本报讯(记者 董鲁皖龙)4月27日,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清华大学今日正式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旨在通过高端定位和创新机制,构建国内领先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新学院将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以及跨学科的“人工智能+X”两大研究方向。
4月28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给Web3.0产业发展带来三项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 王贵彬)9月21日,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作了题为《致广大而尽精微——人工智能与文化的双向联动》的演讲并表示,在目前阶段,文化产品实际上最适合人工智能(运用)。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见习记者 戴云2024年4月27日,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78岁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成为首任院长。出席成立仪式并发言的指导教师代表,为89岁的院士张钹。
来源:人民网微博 今天,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的革新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高校育人?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探讨这一话题。
随着人工智能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AI人才的前端培养也愈加重要。日前,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来自15所高校、2家科研机构、3家企业和2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