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勐”字,由部件“孟力”构成,比较生僻。开始看“勐”字前,对昨天笔记写的常用于口语当中的“欻”字,做简要回顾。“欻”是一个多音字,拥有hū、xù、chuā三种不同的读音,每个读音都对应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村南傍澜沧江、北靠中老铁路,是传统傣族文化村,民族风情浓郁。中老铁路的开通,改变了勐罕镇许多村民的出行方式,不仅方便了村民外出,也吸引了更多游客乘坐动车到此旅游,为以曼听村为代表的一批沿线村落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勐罕镇立足曼空岱、曼峦站、曼空迈三村“地缘相近、资源相融、产业相连、民情相通”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联三村、借三力、探三路、育三才“四三”发展模式,形成资源共用、平台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三曼”经验,引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联建后村集体收入从
勐罕镇乡村旅游推荐第二期来啦,迎着阳光、吹着微风,向着美丽乡村出发吧~本期推荐曼远村 曼应代村 曼团村 曼么新寨村曼远村是一个传统的傣族村落,曾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称号,这里是“最美乡愁”的落脚地,也是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地,热情淳朴的村民和美丽宜人的风
“9不醉人,人自醉”~我们都醉在了~景洪市勐罕镇傣历1386泼水节狂欢里~巷角、街边、公路上、傣族园……有人影的地方一律“水力全开”!护目镜、防雨披、盆罩脸、洒水枪……就算你“全副武装”最后结果都=“集体湿身”⁄(⁄ ⁄•⁄ω⁄•⁄ ⁄)⁄泼水声、尖笑声,声声入耳没有“不要!
泼水节的终极快乐:泼湿全身 幸福终身“孔雀羽翎·水韵勐罕”勐罕镇傣历1386新年节活动让你眼花缭乱花车巡街4月16日上午8:30民族歌舞表演4月16日上午10:00划龙舟表演赛4月16日上午13:30迎新晚会4月16日下午19:30坐着火车去赶摆4月17日泼水狂欢4月18日↓↓↓
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泼水节”即将来临,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水 水 水”的狂欢了?在享受水花四溅的快乐之余,不如将“慢生活”的脚步走向乡村,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美景、便利的交通,景洪市勐罕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有特色、颜值高又好玩的村子谁能不爱?
忘不了,傣迪妖娆动感的节奏;忘不了,酸辣开胃的傣味菜肴;忘不了,热情淳朴的傣族朋友;忘不了,我们虽然素不相识却在街角相互倾撒快乐的水花……(一大堆美图来袭↓↓↓)虽然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已经结束但“傣味十足的记忆”仍然在心间不断放映“花式放电的巡游花车队列”“激荡起心中热辣浪花的龙舟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这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景洪傣语意为“黎明之城”,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疆地区。古称景咏、景陇,旧称车里、彻里。一起来看景洪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0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橄榄坝,傣名“勐罕”,是中外知名的“孔雀尾巴”,其意是“西双版纳最美的地方”。一、地形与气候橄榄坝北距景洪40km,可乘船而去。橄榄坝是澜沧江形成的河曲,平面椭圆而林木葱绿似橄榄,面积50k㎡,海拔530m,是全州最低地。
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仅云南一省就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大省。在云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有七个起源于当地的原生民族,分别是基诺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
这里天天泼水节,“绿孔雀羽翎”的雅称当之无愧。若干年前,一部大家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孽债》,让我们认识那个叫橄榄坝的傣族园。踏上橄榄坝这片神奇的土地,相信定会令您产生有如青橄榄般的无尽回味。人们常说,西双版纳是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孔雀的尾巴在橄榄坝,傣族园就是孔雀尾巴上最美丽的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