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参考消息》刊载题为《走遍千山万水 方能海纳百川 ——解码江苏“双向开放枢纽”的精神内核》的报道新华社记者 刘亢 杨丁淼 陆华东 何磊静暌违四年后,江苏发展大会将于5月20日重启大幕。就在同一天,来自南通海门区林西村的郁飞,将开启对洪都拉斯的考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原标题:微视频|海纳百川“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汇涓流、纳百川。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不仅为自身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也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共享机遇。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海纳百川”出自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侯村老人、俊村退叟等,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海纳百川,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也指心胸宽广。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下面请欣赏众名家的书法作品。
图①:景德镇陶溪川陶瓷集市上的年轻摊主。 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陈晓杰在自己的陶瓷工作室整理陶瓷作品。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图③:景德镇的陶瓷工匠正在雕刻陶瓷。 张 瑶摄(影像中国) 图④、图⑥:景德镇陶溪川创意集市上青年工匠的陶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