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父亲,花了700多人民币,为儿子买了一台准专业级的天文望远镜。现在科技发达,像“星空”、“星图”、“SkyGuide”、“Star Walk”等科普类app,制作非常精美,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探索太空。
茫茫宇宙,浩瀚星空,几多未知与神秘。只有当你亲眼看到宇宙的广袤时,才会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只有当你亲耳听到星星背后的故事,才会知道夜空为何如此迷人。暑期开始啦,带孩子们去各个博物馆参观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躲避了外面的闷热暴晒的,又能增长知识。
立夏后,气温回升,天气转暖,夜晚观星开始渐渐进入舒适的时节。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介绍,在理想状态下,人类肉眼一晚能看到约4000颗星星。恒星也会“动”、行星很“调皮”……这些“星知识”,你了解吗?
我觉得中科院院士武向平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科学家,而是要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孩子才有能力面对未来的竞争,现在做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比如说太阳、行星、卫星、恒星、星云和星系的科学。天文领域通常被称为最后的边疆。这门学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大多数人对它都至少有一些兴趣。简单地来讲我们就有数百个事实可以了解,在此我们将不分先后地将其缩小到10个主要事实:1.
这些星系距离我们数十亿光年宇宙有多大?虽然众所周知宇宙非常大,但最新的科学表明,它的真实大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宇宙这么大,它保证了外星人、镜像地球的存在,甚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和遥远未来的你的复制品。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18日(漫画)天文知识4月20日将发生一次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发生的日全环食天象。当日,在全环食带中部分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全食,部分地区的人们看得到日环食。什么是日食?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农历初一?
据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刊发的论文,地球遭到来自一颗死亡恒星强烈伽马射线的轰击,其威力之大让科学家无法完全解释。这些强烈的伽马射线是通过纳米比亚的一个庞大的望远镜系统探测到的,如果人类暴露在这些伽马射线下,会被烧成焦炭。
在《三体》中,叶文洁将电磁波对着太阳发射,通过太阳的电磁波放大作用,向四万光年外的宇宙发出信号,叶文洁发出的信号被外星人收到。一个善良的外星人告诉她:“不要回答。”因为人类回答三体人信号的时候,就是人类文明毁灭的时候!人类真的可以和宇宙对话吗?茫茫宇宙真的有“三体”文明吗?
1967年7月,英国新造射电望远镜正式投用,该望远镜用于星空无线电信号流量变化研究,其中一位名叫乔瑟琳·贝尔的爱尔兰女博士研究生主要负责执行繁重的观测记录工作。在摸索射电闪烁信号特征时,贝尔突然发现到一个周期规律的干扰信号。这是一个间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