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曾一度在他湖北襄阳的涧南园一直隐到了四十岁,此间,他写了大量澹泊明志的诗歌,但我们也注意到,孟浩然也经常会发一些无人引荐的长吁短叹,我们先来看看那首《田园作》吧:“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可以看出,孟浩然在悠然地享受一种田园之趣,但是同样在一首诗中,孟浩然却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顺着往下读,我们看到,孟浩然经常会有些愁怅,“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为什么会如此呢?
在江湖漫游了十几年后,孟浩然大约也明白了,这样东奔西走地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就好比盲人骑瞎马、瞎猫撞死耗子,太没谱。于是,他便决定到京城长安去发展。毕竟京城的平台大、信息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多。孟浩然进京的时候,已经是小四十的人了。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他们可以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
春夏秋冬四季中,似乎只有夏天才称得上“盛大”。夏的葳蕤,夏的浓绿,夏的蝉鸣以及夏的大雨……一个大自然用尽力量铺陈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浓郁而热烈。犹如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让人想盛情地拥抱。不过,敏感的诗人们更喜欢五彩绚烂的春和明朗辽阔的秋。
孟浩然是个大才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性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创作了那么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不但受到同时代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等诗坛大腕的高度评价,并且千秋万代粉丝不断、盛传不衰,这样的人不是才子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