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始终把发展竹产业作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围绕“千亩种苗、万亩基地、万元增收”目标,走好育竹、种竹、用竹“三步棋”,推动“种质在昌宁、种植在全省、市场在全国”全产业链发展,全力加强甜龙竹产业培育、发展和品牌建设,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来源:【云新闻】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保山市昌宁县坚持多措并举,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有效保障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县城西山林区,昌宁县森林草原专业防火队队员背着风力灭火机、扛着防火拖把在林区进行巡护。
来源:【云新闻】临近中午,位于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下甸村的冷链物流企业冷库里,几十名工人忙着分拣、包装,一箱箱新收购的蔬菜,被装上货车,发往目的地。“这个季节是淡季,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蔬菜只有二三十吨,主要有小金豆、油豆,以及少量苦瓜、扁豆。
昌宁县温泉镇尼诺生态茶园。 通讯员 吴再忠 摄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多措并举促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将“昌宁红茶”打造成为世界级知名红茶品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全县实现茶叶总产量2.98万吨、综合产值67亿元,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全县4.96万户18.
来源:【云新闻】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依托温泉、鸡飞、柯街、卡斯等地的热泉资源,倾力打造“温泉康养中心、山体露天泡池、徐霞客公园、温泉民俗广场、风情商业街、田园观光区”等康养业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进入金秋十月,保山昌宁坝里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环县城分布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人们忙着将成熟的稻谷收割归仓。周边村庄里的许多老人,早已把种田的事交给了子孙,但对田的热爱却依然不减。
金秋时节,保山市昌宁县各乡镇水稻陆续成熟,田野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肥美的鱼儿在稻田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幅稻香鱼肥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昌宁,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388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养育着35万昌宁儿女。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秋收时节,保山市昌宁县的稻田里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下鱼儿摆尾游曳,村民们放掉田水,举起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一幅色彩明艳的秋日画卷在眼前铺开。在漭水镇共裕村,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掀开稻谷,徒手捕捉四处游动的鱼儿。被抓的鱼儿翘起尾巴,溅得众人一身泥浆。
门前山水秀,都市野趣浓。惊蛰过后的昌宁,春风吹开冬天最后一丝寒意,温暖便在山水间尽情撒欢,描绘出“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春日画卷。春枝烂漫,生态芬芳沁心脾从立春开始,春天的气息从四方飘来,轻柔的春风裹挟着花香,最美的生态味道沁人心脾。
来源:开屏新闻 连日来,保山市昌宁县11.82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种粮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抢抓晴好天气,有序组织人力、机械收割成熟水稻,不误农时,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勐统坝历来是昌宁的“粮仓”,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广阔的稻田,是守护全县粮食安全最大的“底气”。
【来源:云南发布】进入大雪节令,天气愈加寒冷,又到保山昌宁人围着炉子烤粑粑,边取暖边品尝“人间烟火味”温暖过冬天的时候。“围炉取暖烤粑粑”是昌宁人过冬的一大特点,在昌宁人的眼里,粑粑是最方便、最美味可口的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