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通讯员 杜少华 周瑞9月24日晚,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乡——潜江星光熠熠,第五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开幕式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在曹禺大剧院举行,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向曹禺先生致敬。
可以说,每一位作家都有一个给予其终生创作滋养的故乡,特别是生活在鲁迅《故乡》中的浙江作家,脚下这片土地赋予了极其丰富的书写空间,展现在浙江作家笔端的已不仅仅是江南旧曾谙的风景,更多不止于青绿色彩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新网嘉兴3月12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查良镛没有上过私塾,一开始上的就是现代小学……从家出发,有一段泥路,路边有池塘柳树,经过一座石桥,再有一段石板路,就到了天仙河畔的龙山小学堂。”傅国涌在其《金庸传》中这样描写少年金庸的家乡。
屈原出生于长江三峡,学者们早注意到三峡山水对其诗情、才情、个性、品格的深刻影响。南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称屈原之才有“江山之助”,北魏郦道元说秭归“山秀水清,故出俊异”,郭沫若先生更直言:“屈原是产在巫峡临近的人,他的气魄的宏伟,端直而又委婉,他的文辞的雄浑,奇特而又清丽,恐怕也是受了些山水的影响。”
路遥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深到无法形容的程度,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调到西安后,他年年都要抽一定的时间回陕北,一是延安,二是榆林。成名之后,他推辞过无数“笔会”、座谈会和讲课的邀请,推辞过好几次出国访问,但只要有去陕北的机会,他一般都不会放弃。
人年纪大了,又身在外地,故乡一词才显得那么凝重,那么牵肠挂肚,那么萦绕心扉。现在老家也打起了名人牌,修建了曹禺公园,重建了曹禺故里,还有曹禺陵园,曹禺著作陈列馆,曹禺系列做的是风生水起,曹禺生前曾写过《我是潜江人》,这篇短文我原来专门从报纸上剪下来镶嵌在我的办公桌上的玻璃板中,这篇短文声情并茂地承认:我是潜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