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cellular immunotherapy)是利用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法来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打破肿瘤的免疫抑制,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属于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手段,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2008 年中国有 280 万例确诊肺癌患者,此外 200 万例癌症患者死于肺癌。目前,手术切除治疗是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不过,肿瘤复发依然是肺癌治疗中的最大挑战。
本报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消息称,已召开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违规医疗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同时,根据此次会议重申的内容,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2015年施行最新规定中,属于临床研究,不能进入医疗临床应用。
每经记者 吴瞬 刚刚过去的这个劳动节并不平静,公众的视野几乎都被“魏则西事件”占据。4月12日,年仅21岁的大学生魏则西,罹患“滑膜肉瘤”晚期而离世,而其生前接受的免疫细胞治疗DC-CIK同样备受关注,那么所谓细胞免疫治疗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从被检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仅21岁的小伙子魏则西用了两年时间。尽管不愿相信,一个年轻的生命终究还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让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生物细胞免疫疗法“走上台前”,成为被追问的对象,新京报记者为此多方采访求证,试图解开围绕疗法的谜团。
国内免疫治疗肿瘤现状:“谋财不害命,也许是对中国免疫疗法的最佳概括”,著名癌症科普作家菠萝在他的新书里这样评价国内的免疫治疗乱象。免疫细胞疗法在全世界都仅是临床研究,我国却遍地开花。这和国外小心谨慎、不断试验求证的情形截然相反。
5年过去了,魏则西的回答还安置在知乎黑白蓝三色网页之间,就好像那里就是这段文字的归宿一样。我们常用“魏则西事件”给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总结,年轻的癌症患者魏则西不慎搜索到某三甲医院,并接受了一种“从斯坦福引进,国内都没有的新技术” ——DC-CIK免疫疗法,医生称用后可保20年无虞。
近期,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生命公司)申请的发明创造《高纯度效应免疫细胞群及其培养方法、试剂组合物和应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22 1 1417003.6)。近年来,细胞治疗发展迅速。
我国是乙肝大国。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癌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41万、死亡病例超39万,占世界范围的45%、47%,全球近有一半的肝癌新发、死亡病例在我国。肝癌为什么在我国如此高发?导致肝癌的主要元凶是什么?目前肝癌治疗又有什么新的突破和发展?
5月1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朋友圈里一篇疯传的文章让这个本该轻松愉悦的假期,变得格外沉重。这是一个叫“有槽”的微信公众号,在昨天早上6点44分推送的一篇文章,《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年轻人名叫魏则西,21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学生。
猛犸新闻记者 董彩红 宋迎迎青年魏则西之死将细胞疗法推上了风口浪尖。5月4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召开视频会议,紧急叫停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会议明确细胞免疫治疗仍然属于临床研究阶段,应按照相关程序操作。
业内人士称,涉事的DC-CIK疗法已存在十几年,临床研究几乎来自中国;“全国至少上千机构涉足免疫治疗领域”魏则西在武警北京二院使用的是“DC免疫治疗技术”属于细胞免疫疗法的一种。业内人士坦言,虽然DC-CIK疗法在国内运用较为广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这一市场乱象丛生。
4.8万就能救回一条生命,这个钱你花不花?湖南的陈女士在46岁那一年患上乳腺癌,由于发现肿块大,病情太晚,他不但要将整个右乳腺切除,还要接受六个月的化疗。然而化疗进行到一半,陈女士便决定放弃,因为对身体的折磨实在太大了,结果没多久肿瘤病转移到肝脏,直径大小达到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