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道原这首词里的庆祝的“端阳”就是端午节。6月3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不妨跟孩子一起庆祝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起源或与自然天象崇拜有关我们在给孩子讲端午起源时,通常会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又称重午、重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最为普遍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品德高尚,才学出众,热爱祖国,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端午节又快到了,粽子你吃甜的还是咸的?传统习俗,端午吃粽子、系五彩丝、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这些民俗增加了节日氛围。视觉中国供图 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希望江中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情感。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又是一年端午节。咬上一口粽子,口腹欢愉得到满足,过节的仪式感也随之而来。千百年来,这种仪式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跨越时空、芬芳至今。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一直在民族基因中存续,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在宝岛台湾,端午节是大家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氛围浓厚,让人有吃(粽子)、有玩(赛龙舟)、有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让人有粽子吃。小时候,我对粽子的由来感到好奇,问母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周学泽“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年6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较为盛行的说法,是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后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迎来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放纸鸢赏榴花、佩香囊、悬艾草……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代代传承一片粽叶,一把艾草,一句诗词裹入了古人的缕缕情思快把这些与端午有关的知识讲给孩子吧~AI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