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2024年4月12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友东教授的讲座:“基于‘西方史学史’的非虚构写作教学实践与理论反思”。该讲座系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西方史学史系列讲座”第24讲,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晓群教授主持。整理人为刘凤仪、连艺晨。
贝亚特 施耐德是瑞士伯尔尼艺术大学的名誉教授,中国问题专家,也是一位作家。他多年来热衷钻研中国文化、历史、政治等,近期出版的新著《从非欧洲中心主义观点看中国走向现代的长征之路》,为推动西方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扭转对华认知偏差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6月15日,由贵阳孔学堂与岳麓书院共同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戴彼得教授带来主题为《售卖:十六至十七世纪中国明代历史的传播》的精彩讲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王雯雯 徐嘉彤】美国雪城大学麦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历史学教授奥萨马·哈利勒在他今年4月出版的《敌人的世界:从肯尼迪到拜登的美国国内外战争》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是如何陷入无休止的国内外战争的。
认知不健全的人,还是少看点西方历史学家写的书吧!他在他的成名作《帝国》一书中,在面对英国血腥的殖民历史的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英国在二战中阻止了德国和日本等法西斯的崛起,为此英国消耗了大部分的国力,这才导致了英国的没落,难道这些付出还不足以抵消,英国在崛起的时候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吗?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12月30日文章,原题:历史学家亚当·图兹谈欧洲、美国和制造业 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图兹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他撰写了一系列畅销书。问:您曾撰写和发表过批评西方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争论,可否解释一下您的立场?
《历史著作史》(【美】哈里·埃尔默·巴恩斯/著 魏凤莲/译,2024年9月版)全译本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哈里·埃尔默·巴恩斯(Harry Elmer Barnes)初版于1937年,经增补扩充后再版于1963年的《历史著作史》(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
戴逸(1926-2024)2024年1月24日,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戴逸,1926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
阿兰·米哈伊尔(章静绘)现为耶鲁大学查斯家族历史学讲席教授(Chace Family Professor of History)的阿兰·米哈伊尔是奥斯曼历史研究领域的一位新锐学者,他在已经出版了三本有关奥斯曼埃及环境史著作的情况下,于2020年出版了《奥斯曼之影:塞利姆的土耳其帝
弗吉尼亚算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同时期还有马里兰。如果这两个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更多是因为想发财,英国太多人口需要殖民拓荒。那么对未来美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的是第二块永久殖民地--新英格兰,她的建立和发展则源于英国清教徒对英国国教的不满情绪以及虔诚的宗教理想。
本文选摘自《与历史的对抗》([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著,吕一民、白玮译,商务印书馆即出)一书的“译后琐记”,经作者授权,澎湃新闻首发。一法国是和中国一样富有史学传统的国度,在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均分别出现过值得充分关注的史家和史学流 派。
是:“ That the Chinese Empire should tower over its geographical sphere was taken virtually as a law of nature, an expression of the Mandate of Heaven. For Chinese Emperors, the mandate did not necessarily imply an adversarial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ing peoples;
北京|书生从政的悲剧与喜剧——《王安石“强辩”考》新书分享会时间:7月26日(周五)19:00-21:00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2F嘉宾: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周思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在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19日出版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尚恩·博布里基(Shane Bobrycki)的新书《中世纪早期的人群》(The Crowd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美]斯文·贝克特、[德] 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编,梁跃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1月版,86.00元如果说有一个幽灵在近日的社交媒体中徘徊、喧嚣,可能不少人会马上想到DeepSeek。
《古希腊经济和政治》[古希腊]色诺芬 著徐松岩 刘峰 等 译注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色诺芬是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的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不仅著有《希腊史》《长征记》等后世传颂的佳作,而且撰写了很多短篇文章品评其时的城邦制度与人物事件。
Андрей Цыганков, Эпоха полураспада: от миропорядка к миропереходу// 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2019. T.17. №2;
郑建宁 蔡清怡戴梅可部分戴梅可的翻译作品和汉学著作书封。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美国历史学教授戴梅可,是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汉学家。她致力于中国早期历史、哲学、艺术与考古学研究和中国经典作品的英语译介,以及海外汉学人才培养。
不久前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中,华东师范大学意大利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副教授张锐从意大利史料文献出发,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揭示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以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张锐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