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的学员大多都属于边工作边学习的状态,因为不免会出现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的情况。有的考生在进行论文环节时需要外地出差,对于这个情况学员能够申请延=推迟答辩呢?什么时间开始准备硕士论文及答辩?
我,985硕士,主动申请延期毕业——北方某985高校的硕士生郑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么一条动态,原先安静的评论区直接炸了。为什么会主动延毕?怎么和学校申请?会不会影响找工作?……问题连珠而至。从前,延期毕业通常是因为考试挂科、论文被毙、学分未修满等因素,学生们被迫做出的选择。
反观现在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研毕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不毕业的情况是比较小的。硕士研究生不毕业,一共分为好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硕士研究生中途退学,第二种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延毕,第三种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不通过,不能拿到学位证。
一般国外的大学都属于“宽进严出”的状态,想要毕业十分困难,但现在国内已经变成了“严进严出”,考上难,毕业也难,不过今年的新规定让延迟毕业不再可怕。“延毕”苦恼着众多研究生,2023新规令学生笑逐颜开,毕业不再困难。
03“云”答辩之材料科学系加强对毕业生的远程指导,通过视频直播进行预答辩,疫情期间,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也主动尝试新方式。召开全系导师网络会议,建议导师每周与拟毕业生交流不少于两次,并建立学位论文指导和论文进展台账;召开全体毕业生视频会议,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学位申请工作,提醒相关时间
又是一年毕业季,如果搁在过去,在这时提起“延毕”二字,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对研究生而言,延迟毕业,往往意味着毕业论文未能如期完成,或是答辩未能通过;而对毕业标准相对宽松的本科生而言,延迟毕业,更是接近于一种“人生污点”。
近日,34岁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三学生谢鹏在学校自习室猝死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起诉状写道:“因导师董某文指派谢鹏承担各种繁重且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严重违反《教育法》及教育部的多项禁止性规定,致使谢鹏在就读研究生长达三年半的时间里,持续超负荷工作,造成其心源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