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众所周知,哺乳动物的鼻子主要是呼吸和嗅觉器官,但以大象为代表的长鼻类动物却是个例外——它们长长的、柔软且灵活的鼻子也是其重要取食器官,这一功能如何演化而来,社会大众普遍好奇,古生物学家则长期关注。
“长鼻子,啤酒肚,我叫大象你记住!”大象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特征,除了庞大的身躯,就是长长的鼻子了,不过大象的长鼻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在茫茫森林中一眼认出它,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作用。救助象“羊妞”“龙龙”用鼻子与“象爸爸”玩耍(3月9日摄)。
大象是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柔软灵活的象鼻。在象类演化的早期,包括渐新世和中新世,各种象都具有极度伸长的下颌和下门齿,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时期,下颌和下门齿的形态呈现很高的多样性。这一时期的象类如何利用其形态各异的下颌和下门齿进行取食?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大象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庞大的身躯、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一直以来,关于大象,还流传着一些神秘说法,比如:大象鼻子可以像吸管一样喝水、大象来到大象公墓孤独等死……但其实,这些说法都不那么靠谱。
8月17日,“与象同行——‘短鼻家族’北上大冒险”主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展。近百张图片带领观众回顾象群“北移南归”的故事,了解护象归家背后的科技力量。2020年3月,一群来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亚洲象离开保护区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