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17日至21日对塞尔维亚和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谊如多瑙河水源远流长,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座横跨多瑙河的新建大桥,更是拉近了中塞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这座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大桥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桥”。
新华社5月7日消息,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诺苏段)正在铺轨,铺轨机发出轰隆隆的响声,一根根混凝土枕木被放置在碎石铺好的路基上,两根长250米的铁轨在机械和工人的协作下,稳稳落在枕木上。
国家展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今年,国家展的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有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集中展示。今天的进博Walk带你去塞尔维亚展,听听小姐姐们的美妙歌声,品尝塞尔维亚的美酒和面包,感受进博会的多元文化。
我在这里唱给大家听的,是上映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的南斯拉夫抗战电影——《桥》的主题曲,由法国著名的左翼歌唱家伊夫·蒙当于1944年发行的、歌颂意大利红色游击队员的经典曲目——《啊,朋友再见》。
【编者按】:提起塞尔维亚,一些朋友或许还难以在脑海里找到这座巴尔干岛国家的准确位置,但说到南斯拉夫,许多老一辈人马上就能哼唱起“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经典电影《桥》的主题曲,“老朋友”的回忆和故事立刻涌上心头。塞尔维亚既“古老”又“年轻”。
说起塞尔维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前南斯拉夫的经典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不久前,瓦尔特的扮演者日沃伊诺维奇去世,更是勾起了中国观众对那些老电影及其经典角色的怀念。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扮演吉斯的留比沙·萨马尔季奇同样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影《桥》海报这张照片是矗立在桥头的工程师的纪念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年都会去塔拉河谷大桥凭吊,墓碑上总有些小小的鲜花点缀,有了这些小花的陪伴,长眠于此的英雄才没有那么孤独寂寞。设计这座桥的工程师最后的确是牺牲了。
经过中国国内赛段的线上视频初赛和线下现场复赛,昨天,由中国、塞尔维亚、黑山、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优秀青少年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音乐练习者组成的晋级选手们,又会师贝尔格莱德,并将于7月24日举行形式为“友好邀请赛和交流音乐会”的半决赛,展开大管、双簧管、长笛、室内乐和钢琴五个项目的角逐。
昨天看视频,在一辆塞尔维亚的旅行大巴里,司机播放着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车上的中国游客不由自主地齐声合唱:“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看着屏幕内的司机抹眼泪,屏幕外的我也不禁泪湿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