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不好意思,您这个车门,咋开?”如果笔者在十年前问出这个问题,想必会被出租车师傅当成智障病友。但是在这个冷得出奇的深冬,笔者却不下十次诚心诚意地如是发问——智障就智障吧,总是好过站在隐藏式门把手面前被尴尬淹没手足无措。
今天看到了一则消息,清明节期间,在包茂高速岺溪东出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车主被活活烧死。据参与对车主进行的施救的群众反应,其在施救的过程中,因为门把手无法开启,不能直接拉车门,只能用石头砸车门,并尝试拉拽,但均未打开,最终在火势汹涌的时候,无奈选择离开现场,未能施救成功。
在车展、4S店,面对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一些市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由于目前行业对隐藏式门把手没有统一规范,很多品牌的隐藏式门把手都略有不同,首次接触的消费者大多摸不着头脑,也成为路人参与事故救援的拦路虎。
不只是新能源车,许多燃油车也为了增加设计上的科技感、降低风阻,而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所以这种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如果在发生事故的时候,电机或电脑元件发生撞击,无法通电,门把手无法弹出,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会威胁到车内人员生命安全。
说到车门把手想必不少的朋友会说不就是个区区的门把手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你可不要小看这个门把手,它里面蕴含着很多你不知道的黑知识,有时候就算给你一辆汽车,你也可能不知道怎么打开车门,不相信?请看下面的把手。
导 读长假期间,不少人走亲访友、驾乘出行或者去选购新车,接触不同汽车的机会越多,越会感受到“开车门”是个技术活儿,甚至能找到“开盲盒”的感觉。如今,隐藏式门把手风头正盛,增加续航、提升品质的背后,不实用、不实惠、甚至不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汽车设计领域,如何把握创新和功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