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连同渔护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宣布今年3月渔护署于赤洲发现的疑似古生物化石,经古脊椎所研究后,确认为恐龙化石,初步估计属于白垩纪时期,即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到六千六百万年前的恐龙。专家推断,该恐龙化石有可能是蜥脚类恐龙或鸟臀类恐龙。
来源:新华社10月23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采集化石样本。新华社发(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新华社香港10月23日电(记者褚萌萌)特区政府23日消息,恐龙化石首次在香港出土。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称“古脊椎所”)23日签署框架协议,以开展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协议下首个合作项目是研究于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也是首次在香港发现恐龙化石。
远古发现丨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距今约7000万年赖氏龙类恐龙化石中外科研团队日前宣称,此前在广东省四会市太平岗地区地层中发现的恐龙化石,属于距今约7000万年的赖氏龙类恐龙。据悉,这是赖氏龙类恐龙化石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截至目前其在东亚地区最南端的记录。
中新社贵阳11月9日电 (周燕玲)记者9日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早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发现的恐龙化石群,最新研究表明距今约1.9亿年,包括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50枚),化石材料显示部分恐龙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今日(23日)连同渔护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宣布今年3月渔护署于赤洲岛发现的疑似古生物化石,经古脊椎所研究后,确认为恐龙化石,初步估计属于白垩纪时期,即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到六千六百万年前的恐龙。
如果说恐龙是我们对生灵驰骋大地的想象那化石就是时间长河中翻滚起伏的波浪日前历经5年多时间的发掘修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两例恐龙化石被揭开了神秘面纱长约5米的剑龙类恐龙化石和长约1米的角龙类恐龙化石这两只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至1.
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温竞华)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徐立明团队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是已知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
中新网南宁10月27日电(杜小品 何杰 潘艺文)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27日介绍,该单位具体承担实施的“东兴市楠木山村恐龙化石产地专项地质调查”项目,新发现蜥脚类恐龙牙齿、兽脚类窄足龙足迹化石,初步判断产地内至少有3到4只恐龙个体。项目已通过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的评审验收。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昆明1月12日电 (记者赵汉斌)12日,记者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脊椎动物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在重庆渝北区发现侏罗纪早期距今约1.
9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获悉,经自贡恐龙博物馆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的专家对8月初在自贡市贡井区发现的一处化石点位复核,基本确定该化石为恐龙化石。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该化石点位进行了保护性采集。
日前,昆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四普办”)收到一条来自富民县文物管理所“村民家中发现疑似恐龙化石”的信息,收到信息后,市四普办协调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等组成调查组,到富民县罗免镇石板沟村进行实地踏勘。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10月23日簽署《關於深化地層古生物及史前時期遺址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框架協議》,以開展古生物、古人類及舊石器遺址的科學研究、樣本整理和鑑定、培訓、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比什凯克9月13日电(记者关建武)吉尔吉斯斯坦当地媒体12日报道,科学家们近期在吉南部塔什库梅尔附近地区发现了一种属于兽脚亚目的食肉恐龙化石。相关研究论文已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发表。据报道,恐龙化石是由德国慕尼黑古生物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和吉尔吉斯斯坦同事发现的。
据美联社周三报道,在连续暴雨冲刷之后,一个巴西科考队在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现了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龙之一的骨骼化石。据巴西古生物学家、大学教授Rodrigo Temp Müller称,他的团队于5月在该州一处水库旁边发现了恐龙化石,距今大约有2.33亿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