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天(2月7日),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据悉,南极秦岭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1985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建设完成;随后,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也先后落成。
【一线讲述】编者按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举行落成典礼,南极上空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这片冰原上有了中国人长期奋战的身影,为我国和平利用极地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来,我们在南极还陆续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
央视新闻客户端 野外作业现场记者近日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小组,在中山站以南约25千米处,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铠装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阮煜琳)罗斯海是人类航海所能达到的地球最南的海域。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日从上海出发,开启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并将在这里建设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眼下正在进行中。“雪龙2号”正在南极的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为了持续收集海洋水体及生物生态等数据,考察队员们开展了本航次的潜标布放作业。一套潜标,由传感器、浮球、重块三部分组成,中间通过绳索穿成一串。
央视网消息:从五星红旗第一次插在南极的那天起,一望无际的海洋和汹涌奔腾的浪花就开始见证我国在南极科考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搭乘着“雪龙2”号执行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考队员们,航行在南大洋上并为抵达南极阿蒙森海后的大洋科考任务做着各项准备。
2月7日,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身处南极罗斯海区域的秦岭站,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相关专家。问:秦岭站是如何命名的?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期间,科考队员们开展了众多作业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捕鱼,了解相关海域鱼类分布和资源量。在考察队的作业项目中,有一项叫做“中层鱼”拖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南极秦岭站建成,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极地科考能力不断提升。在南极罗斯海的恩克斯堡岛,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已经开站。眼下,考察队员们正在进行内部设施的安装。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2月7日电(记者周圆 王立彬)2月7日,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南极大陆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将填补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秦岭站以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命名。
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返回国内。本次考察历时5个多月,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天惠”轮3船保障实施,累计总航程8.
“雪龙”号、“雪龙2”号缓缓驶离码头。黄波 摄11月1日上午9时50分,“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正式开启了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之行,共同谱写我国第四次“双龙探极”新篇章。
新华社“雪龙2”号4月16日电 题:踏浪万里、筑梦冰原——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回眸新华社记者周圆4月16日,时隔160余天,“雪龙2”号再次驶过长江入海口。至此,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3艘船均已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