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近日,经过维护保养,重庆长江大桥头的四座雕塑以崭新的面容出现在市民眼前,陪伴重庆人民40多年的老朋友“沐浴”后焕发出新面容。这四座艺术雕塑是由铝合金浇铸而成的《春夏秋冬》,建成于1984年9月。
近日,重庆长江大桥的《春夏秋冬》雕塑经过“修缮沐浴”重新亮相。市民的关注点也聚焦到四座雕塑。雕塑是怎么设计的?背后有什么故事?4月26日晚,“这就是重庆”——中国桥都记者见面会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主任江碧波,回忆了她40年前参与《春夏秋冬》雕塑设计的故事。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魏东“盘活”是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魏东今年两会提案中的第一个关键词。“在上个月召开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
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里,4个造型各异的人物造像还是一副原始、粗粝的模样。如果不是策展人特意提醒,记者也没能认出照片里的主角原来就是矗立在重庆长江大桥桥头、已经陪伴广大市民近40年的《春》《夏》《秋》《冬》4座雕塑。这是12月6日下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3楼展厅一隅。
【学苑艺事】作者焦兴涛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李竹系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副处长近日,“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在重庆举办,众多雕塑作品、创作手稿、文献史料串联起建系至今70年来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以点带面呈现出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与探索实践。
说起重庆的别称,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山城、雾都,但其实重庆的江河、桥梁也颇具规模,不容忽视。据不完全记载,重庆大大小小的桥梁超过20000座,有遗世千年的古桥,也有拔地而起的世界大桥,个个都有来头,已经成为了山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到重庆,你脑海里出现的一个词是什么?前不久,“这就是重庆”——中国桥都记者见面会在重庆举行。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当前,重庆桥梁总数(包含立交桥、人行天桥)已超过20000座;重庆已创造17项世界桥梁纪录,在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庆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桥都”。
位于重庆长江大桥南北桥头的一组老雕塑,从1984年9月26日落成至今,已经守望了这座城市39年。这组雕塑是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有着带领思想解放的意义,为重庆弄潮时代、改革开放承担起清扫思想障碍的重任,如今,已成为重庆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成为人们观察“新时期”的一个坐标。
1952年8月5日,在这个火热的季节,火热的年代,《重庆日报》诞生了。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为《重庆日报》题写报头并题词:“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重庆是一座“一城千面”的城市:桥都、山城、火锅之都、8D魔幻城市等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且随着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和旅游体验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拍照打卡,更期待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深入感受和了解重庆当地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齐岚森2月6日,石柱县桥头镇,乡亲们相聚一堂欢度春节。2月24日,江津区白沙镇,数万市民聚在一起观看打铁水闹元宵好热闹。3月9日,铜梁体育场,铜梁龙队全力拼搏迎来赛季首胜。3月15日,三峡博物馆,观众沉浸在精美的展览中。
马老旧照。图片源于网络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3月28日晚19时25分,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经过折磨,必须经过困难。没有经过磨难,要想成功一个什么事情,办不到的……”3月29日,重庆市作家协会发布文章,深切哀悼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