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李大爷因为最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而犯了难:新手机能设置“老年人模式”,屏幕上的字号变大了,看起来眼睛轻松了不少,可屏幕上的一大堆App让他无所适从,哪些是自己会用到的,要用到的那些App里又可能暗藏哪些陷阱?
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问路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年轻人都拿着手机在导航;银行、通讯商线下营业厅中排队的也几乎是长者们,年轻人在手机营业厅就能处理各种业务……如何打网约车、如何点外卖,甚至如何用手机发定位,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是信手拈来。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韩懿亭“这个字大,页面内容少!看起来简洁不费眼!”此前,朱女士只知道有老人手机,而“老人版”手机模式,她还是头一回听说。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出台了《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
今年的父亲节恰逢粽子节,回家吃粽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给老爸老妈带份礼物?小编也曾给家里老人买过各式各样的手机,不是嫌弃字体太小就是铃声不响,或者抱怨桌面太花哨、老是误触跳到奇怪的页面。相信各位家里的长辈遇过相似的困扰。
我在2020年就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现在两年过去了,文章中有一些功能实现了,有一些没有实现,但是我知道老年人是不适合用苹果的,因为苹果大屏幕手机太贵,没有大字体模式,返回键逻辑不统一,全面屏手势也没有安卓健全,说白了就是没有针对老年人的逻辑优化过,也不可能优化,苹果的目标客群是高端人士,连使用手机门槛的没过的老年人,不是苹果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