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一个四岁半女孩在自家门前绿化带玩,掉进劣质井盖摔死,一个6岁男孩踩破井盖掉进化粪池淹死。这样的不幸几乎每年都在发生。你以为脚下的井盖够结实,可是它却承受不了一个孩子的体重。】小小的井盖分布在所有的城市。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曾经踩在它们上面。
综述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在各项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倘若有人问起,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人造物体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说是火箭、超音速飞机、子弹……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快的人造飞行物。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答案?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既不是超音速导弹,也不是迄今飞得最远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而是一块不起眼的井盖。那时人类刚刚掌握核弹技术没几年,对于核反应过程中的一些规律,还没有完全摸清楚,而美国科学家在地下进行的秘密核实验就是为了收集数据,搞清楚这些问题。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称,北京多地出现“纸糊井盖”,井盖内部不含铸铁成分,全部由填充材料构成,威胁着行人的安全。记者了解到,所谓“纸糊井盖”实际上是复合材料制成,按承重能力分为不同级别,可适用于绿地、自行车道、机动车道等。按照北京相关规定,只能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中使用。
在城防办,左侧屏幕为视频会商系统,可实现在线对讲;右侧屏幕为防汛指挥车发来的信号,从图片可以看到移动指挥车内部构造。 记者张晓园 摄8月19日,济南再次经历大雨的洗礼。和7月19日的那场大雨一样,不少人的朋友圈也被这场雨刷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前不久,北京日报客户端刊发“调查|下凹、凸起、震响……井盖的这些‘病’谁来治?”,报道了道路上有不少“生病”的井盖,引发广泛关注。有市民建议,用智慧井盖或智能井盖化解道路上井盖的凹凸不平、震响、位移等问题。
井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城市纽扣”之称。近年来,因井盖突然坍塌、倾斜或丢失,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严重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新闻屡见不鲜。作为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守护者,井盖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中新网郑州12月2日电 (韩章云 范晓恒)传感器,被誉为“万物互联之眼”。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尺寸越来越小,有的甚至没有指甲盖大,但这样的“小身材”正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12月1日,2024传感器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