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字,在甲骨文里是由两个“又”构成,也就是两只右手。为什么非得是两只右手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一个人只能有一只右手,两只右手肯定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人,双方用相对灵巧的右手相互配合,互相协调来完成工作,因此产生默契,友好的含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似乎都能听懂其中的意思。最通俗的解读就是:学习并且时时温习,不也让人感到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让人发自内心的惊喜吗?
北京哥嫂来津遇到了点麻烦,得老友鼎力相助,前后忙活了三五天终于圆满。悟到了两个字:“朋”“友”。“朋”和“友”是两个意思,也可能是老城的娃娃单纯且重义气,将这两个字混淆了几十年,经过城外的历炼,终于搞明白些。古人讲:“同门约朋,同志曰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朋友。“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唱的也是朋友。“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词是朋友,但是最难得到的也是朋友。”法国这句著名的谚语说的还是朋友。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是因为听琴而知音。音者,既为琴曲也为心声。
孝老爱亲篇友 《説文解字》:“友,同志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中那一声声嘤嘤鸟鸣,是鸟儿飞出深谷呼唤同伴的叫声。鸟儿和鸣于林,不愿独飞,人生世间,亦不可能离群索居、绝物而处。
血缘关系的叫:亲,婚姻关系的叫:戚,利益相同的叫:朋,心灵相通的叫:友。“亲”和“戚”是不一样的:① “亲”:就是你爸爸这边的亲属,指内亲比如:姑姑、叔叔……② “戚”:就是你妈妈这边的亲属,指外戚历史上的外戚专权一般是皇帝媳妇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