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吴杰 秦建瓴 济南报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议题持续升温的当下,公众对于自身消费权益的认知和维护显得尤为关键。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法律无疑是我们手中最坚实的盾牌。那么,消费者所享有的法定权益具体涵盖了哪些范围?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到底是‘达人探店’还是‘消费欺诈’?”,“探店视频”让人“踩坑”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图据央视新闻报道中,“探店”类短视频中常嵌入商品购买链接,吸引网民去“种草”,但不少前去消费体验过的网民表示自己“踩坑”了,商品实际与探店视频宣传并不完全相符。
抹零是为了省去找兑零钱的麻烦,商家也可让利于顾客以示优惠。如今,交易依赖机器计算,人们对数字不再敏感,却给了商家“反向抹零”谋小利的机会。“反向抹零”虽然涉及金额不大,甚至有很多消费者被“反向抹零”都不知道……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些坑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该如何合理合法解决呢?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数据“获客软件”窃取消费者隐私信息的相关行为。其中,知名连锁品牌拜博口腔被曝购买非法获客软件“火眼云”。上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拜博口腔所在的口腔行业,近年来因电话骚扰在市民服务热线12345上投诉量激增。
公职律师杨龙兵 3·15特别说法身边案例律师说法维权故事★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亲爱的朋友们,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啦!这可是咱们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日子。今天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和大家分享当消费者不小心买到隐瞒重大事故的二手车时,该如何维权,又能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编者按: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西部网“民生热线”启动“3·15维权线索征集”活动,同步推出“3·15律师说法”栏目,邀请维权律师团,围绕热点消费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法律解析,解锁维权新姿势!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向雅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临近,本期晚报融媒·帮您办律师团律师董雪,围绕近期市民在消费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纠纷进行集中解答。1.问:“就餐时必须购买一次性餐具、看3D电影需单独购买眼镜”等情形属于强制消费吗?该如何解决?董雪:这些情形属于强制消费。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各位网购达人、线下剁手党注意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动静说法直播间带你一起“打假”!你是否遇到过💥直播间抢购的“神价”商品货不对板?💥被大数据“杀熟”气得想摔手机?💥预付卡还没用完商家就“跑路”了?别急,这些问题我们统统帮你解决!
红星资本局315特别报道:红星资本局3月13日消息,近日,多位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存在数量不够或者长度不够的情况,如标注有“100个”的垃圾袋,到手只有38个;标注“350米”的风筝线实际只有125米。
大皖新闻讯培训合同中约定双方解除合同,赠送的课时不予退费,这样的约定有效吗?近日,合肥市民周女士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其称自己在推销员赠送课程的推销下为女儿购买了27节课小主持人培训课。但在要求退费时,培训机构以6节为赠送课程为由,不愿将赠送课时计入退费。
大象新闻记者 姜明圆 朱力严2025年3・15晚会再次揭开消费黑幕,河南商丘多家服饰企业将 “一次性内裤” 做成了 “三无产品”。车间内原材料随意堆放,工人徒手缝制,工作台与餐桌混用。所谓 “纯棉” 内裤实际使用涤纶材质,部分产品甚至喷洒强力去污剂掩盖污渍。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共筑消费信任,共享品质生活。3月14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举行。活动通过年度案例发布、智慧平台启动、专家答疑解惑、品牌联合倡议等形式,共同守护消费安全,推动诚信消费环境建设。
3月15日,#翻新卫生巾#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起因是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该企业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
如何用法律常识拒绝“本店谢绝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打折商品不退不换”“存包丢失概不负责”等霸王条款?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肇庆市公职律师事务所吴宇玲律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常识,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