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和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区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湾区,而湾区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形态,湾区的发展,便捷的交通是基础,我国三大湾区中的粤港澳和杭州两个湾区都先后建立了跨海通道,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港珠澳大桥外,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也将于后年通车,最终形成两座跨海通道并行的格局。
烟大海底隧道,这一即将塑造中国未来交通格局的宏伟工程,堪称人类工程史上的又一奇迹。它以空前的规模与技术创新,不仅将改写中国乃至全球的交通版图,更将在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激活、技术创新驱动、就业机会创造等方面发挥深远影响。
然而身在渤海海峡两岸的居民,却因为交通操碎了心,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于渤海两端隔海相望,最短直线距离仅有106公里,而沿渤海C字形线路距离有1400多公里,但是由于目前没有跨海通道,两地通行,相对麻烦。
文|凯风一东一南一北,中国规划了三条超级跨海通道。东部的台湾海峡,随着“京台高铁”相关规划的横空出世,“坐着高铁到台北”的说法不胫而走,引人遐想。南方的琼州海峡,广东与海南之间为何不建跨海大桥的争议,几乎每年春节旅游高峰,都会反复发酵。
山东烟台与辽宁大连是隔海相望的两座城市,虽然两地之间直线距离仅100多公里,但由于没有海上通道相连接,所以走陆路交通的话,起码需要绕行一千多公里,才能够抵达大连,虽然在两座城市之间,也存在着轮渡,但运力毕竟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运输需求,所以很多人就提议,在渤海湾建设烟大隧道,将两地直接连接在一起,自从港珠澳大桥修建成功后,这样的呼声也变得更加强烈了。
山东曾经也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随着对外贸易比重的增加,互联网大潮的落后,让山东从此和第一名宝座无缘。不过山东也并非全无希望,如果这四项超级工程建设完成,山东绝对可以东山再起。第一项工程是黄河通航工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其航运价值效益极低,连长江的一根手指头都赶不上。
建设渤海海底隧道的念头始于1992年。最早提出该设想并一直努力将其变成现实的,是烟台市。当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现为鲁东大学副校长、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设跨海通道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烟台市、山东省的大力支持。